在抗美援朝战场,有位志愿军连长带着不足百人的连队,冰天雪地里硬撼美军王牌,穿插战中切断敌军退路,致南韩两个师被重创撤销番号,连美军都承认其部下 “忍耐力突破生理极限”。这位 “最狠连长” 回国后成长为解放军师长,他就是毛张苗。
1925 年,毛张苗生于浙江奉化县岩头乡石门村贫苦农家。小学毕业后,因抗日战火奔波谋生。1943 年 8 月,18 岁的他加入鄞县西乡抗日游击大队(后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开启军旅生涯。参军后他进步迅速,从班长升排长,1944 年入党,随后 6 年参与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解放战争关键战役,积累了丰富作战经验。
1950 年 11 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张苗所在部队解除攻台任务,调往东北待命入朝。他随第 9 军团 20 军 60 师 178 团赴朝,迎来军事生涯最严峻的考验。
长津湖战役,是毛张苗入朝后首战。1950 年 11 月 28 日凌晨,他带领的 5 连驻守在 1355.7 高地,这里地势险要,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然而,志愿军战士们面临的不仅仅是装备精良的美军陆战一师王牌中的王牌 —— 德莱斯戴尔特遣队,还有极端恶劣的天气。零下 40 度的严寒,让战士们身着的江南薄棉衣形同虚设,冻得枪栓都拉不开,夜里撒泡尿都能瞬间冻成冰柱子。
面对如此绝境,毛张苗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冷静。他果断命令战士停止盲目冲锋,转而用刺刀凿开冻土建造地下掩体,同时拆解缴获的棉被缝制手套和帽子。为了节省物资,他想出两人合盖一床被、轮班睡觉保体温的办法,这套 “土法御寒术” 让 5 连的非战斗减员率比友邻部队低了 60%。不仅如此,他还故意在雪地上留下杂乱脚印,巧妙地诱使美军误判守军规模。
29 日,决战时刻来临。美军出动 8 架战斗机轮番轰炸,随后以坦克开路发起集团冲锋。毛张苗将全连编成三人小组,专门攻击坦克观察窗和步兵结合部。战斗中,一名战士被汽油弹点燃后,毅然抱着燃烧弹冲向敌阵,这种同归于尽式的反击极大地震慑了美军。面对美军飞机重炮的狂轰滥炸,5 连严格执行 “三不打” 原则:看不清不打、打不准不打、没命令不打。等美军冲到 50 米内,全连突然开火,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这场激烈的较量持续了整整 12 小时,5 连最终以伤亡 37 人的代价,毙伤敌军上百人,成功将美军特遣队拦截在公路上。此战过后,连美军战史都不得不承认,当时中国士兵的忍耐力突破了生理极限。毛张苗和他的 5 连,在长津湖的冰天雪地中,用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
如果说长津湖战役考验的是志愿军的生存意志,那么 1951 年 5 月的五马寺穿插战,则是毛张苗军事战术的封神之战。当时,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毛张苗所在的一七八团二营奉命从昭阳江北岸出发,要从万山丛中的敌军阵地穿插过去,夺取远在 30 公里外的五马寺。这是一次极其艰难且危险的任务,战役指挥员要求必须在夜晚完成穿插,并与左邻右舍多路部队取齐。
穿插战开始时,毛张苗带领的第五连原本是营的预备队,营长对他的要求只有简单的 “跟着走就是” 5 个字。但毛张苗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主动让自己的连队和尖刀排一样编组,命令第三排为尖刀排,七班作为刀尖子,自己则带领六十班。同时,他对营长规定的穿插路线进行了仔细研究,绘制出一张详细的行军图,将穿插路上的村庄、高地、河谷、岔道一一标记清楚,发给每个排长人手一份,提前做好了由预备队变换成尖刀连的准备。
晚上 7 点,全营开始穿插行动。营所属尖刀连六连首战阴阳里,一举击溃拦阻前进的李承晚部队后便开始猛追。然而,由于在黑雾弥漫的山地中迷失方向,六连偏离了预定路线。焦急的营长立即命令四连取代六连担当开路先锋,可四连同样因大山间复杂的地形重蹈覆辙。在这关键时刻,营长当机立断,将尖刀连的重任交给了毛张苗的五连。
此时,距离战役指挥员规定夺取五马寺的时间只剩 5 个来小时,而五马寺还在 20 公里之外。穿插线上皆是高山野岭,地形复杂,且到处都是敌军。在重重困难面前,毛张苗果断对尖刀排发出第一条命令:“我们只要路,绝不要为抓几个俘虏而丢失了时间。千万记住,只有按时抢占了五马寺,才是最大的胜利!”
接到命令后,全排战士脚底生风,在 721 高地上迎面碰上一股敌人时,战士们低声猛喝着 “上!”,一口气将敌人冲散。毛张苗迅速收拢队伍,继续朝着五马寺方向赶路。下半夜,全连进到亭子里,遇到敌人有组织地抵抗。毛张苗指挥队伍从四面八方对敌人发起猛攻,仅用 10 分钟便结束战斗,敌人丢下 30 多具尸体和 3 门迫击炮,狼狈逃窜。毛张苗没有恋战,赶紧吆喝队伍继续向五马寺进发。
拂晓时分,全连穿插到一处高地,发现敌人据守在工事里面。毛张苗命令六十炮班用火力掩护尖刀班,从敌人侧翼攻击,自己则带领两个班从正面进攻。趁着敌人还未从睡梦中完全清醒,尖刀班迅速扑进工事,敌人惊慌失措,沿着大路朝东南方向逃窜。
天色大明时,毛张苗指挥第五连如神兵天降般追到了五马寺。他带领全连迅速发起攻击,南韩第 3 军团司令刘载兴被吓得仓皇撤逃。五连成功攻下五马寺,顺利切断了南韩第 3 师、第 9 师的退路。这一行动为主力部队围歼敌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南韩这两个师最终因被重创而直接被撤销了番号,五连也因此荣立集体一等功,荣获 “尖刀连” 光荣称号。此役中,五连全程消耗的弹药,70% 来自战场缴获,毛张苗凭借出色的指挥和果敢的决策,创造了朝鲜战争中的一个奇迹。
1953 年,毛张苗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三级国旗勋章。
1954 年 8 月,回国后的毛张苗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七八团副团长,并参与了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此后毛张苗稳步晋升,1962 年被授予中校军衔,历任团长、副师长、师长。战后他训练新兵,不讲枯燥理论,而是用讲故事、举例子、画路线的方式教学。
1985 年 12 月 20 日,毛张苗因病逝世,享年 60 岁,自此结束铁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