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界没有权威,无论老少都在共同成长

167     2025-07-27 15:56:36

01

我们这个行业不能有权威。在心理咨询刚刚开始萌芽时,需要有人引领,但这个时代,不需要了。

权威的意思是:一种相对比较固定经验,一般人很难获得。比如,外科医生。技术,是需要多少台手术的实践才拥有的。所以,在开刀界,有权威。

心理咨询,都是脑子里的东西,需要不断更新。否则,思想上就会撞墙。保持更新,就是给思想疏通道路。

心理咨询工作,年纪太轻,不行,年纪太大,也不行,因为年纪太大,思维容易固化。一旦固化,也就是专业能力不再成长。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不需要太多仰望他人。只需要对他人保有一份尊重即可。

所有的工作都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这个工种当然也不例外,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中,过去有用的处理方式,放到这个时代可能就行不通了。如果过去我们曾仰望一些大咖,那只是过去。

时间在滚滚向前,无论是我们,还是过去的老师们,大家其实都在共同成长,大家面临的都是相似的情境和挑战。

如果老师们停止了成长,那么,很可能在能力上已经不如你了。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我尊重每个人,但对一些老师以权威自居的状态,非常不能接受。

这个时代,是动荡着的,不断在动荡。AI的发展,几乎是以小时为单位在迭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跟上变化的节奏。

心理咨询问题是怎么出现的?

是过去的资源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是过去的经验没法带你突围当下的困境。

我们的学习,就要赶上时代变化,获得新经验新武器。学习是随时代变化随时进行调整的。

如果一个老师跟不上时代,就没法成为我们的老师。不管过去是多大的咖。给不了我们东西,我们也就给不了来访东西,就没法协助来访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师工作,和时代的关联太紧密了。

别的职业一般有缓冲的余地和空间,咨询师工作没有。比如学校里的老师,即使跟不上时代,还能在学校混几年的。

虽然有的老师挺看不起家长的,他们不知道,落伍的是他们自己。但不影响他们在学校多混几年。

但咨询师,只要被时代抛弃,就失去了执业能力。时代抛弃谁,从来一声招呼都不打,也没有一个鲜明的提醒。

倘若自身不成长,还停在过往的繁荣中,就失去了给他人做传授的资格。

02

我一个小来访,曾在一个比较有名的大咖那边做过咨询。

该大咖对孩子喜欢玩二次元这事特别不能认可,「总想着把我往正路上拽」。于是,被小来访抛弃了。无论父母怎么威逼利诱,死活不去。

这位老师做错什么了吗?好像也没有。Ta只是由于对这个时代了解不够,而出现了认知失调。在年轻人眼里,就变成了古董。

这个世界发生的巨变,大咖不能接受。但这世界就是在发生着各种变化。没人跟你商量,没人问你愿不愿意,他们只是变他们的。

我自己因为有两个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就成了我的老师。有时,我要向他们请教。他们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魔幻的,也是我看不太懂的。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我看不懂归我看不懂,一般很少否定。

你的来访遇到的,是新鲜的问题,而你对该问题毫无概念。只有了解那个问题的周边信息,也就是这个问题在什么条件和环境下滋生的,才有可能给来访提供一个视角。否则,无从给起。

03

我们都要保持学习上的警觉,知道自己落伍并不可怕,还可以弥补。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落伍。

就像那个大咖老师,这个孩子没有告诉抛弃ta的原因。想必,ta永远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这个年纪以及这个咖位,大概不可能找督导了。

Ta被抛在自己的过去。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既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也能保持往前跑的姿态,才是一个好咨询师。我的方法是,每天都在学习,社会的、心理的、教育的,都整上。

今年还安排出去看世界的计划,已经跑出去7趟了。不是心理咨询方面的学习,而是商业上的。商业,最能反应当下发生了什么。

就是出去,带着观察的心出去。哪怕是娱乐场,也能反应时代变化。对于我来说,什么样的出行都是学习。大家看到我不像个快50的人,是有道理的。另外,思维固化,不一定就是年龄大了,最主要的,是个性特点。

以前我们对咨询师的最佳人格特质要求是,安静的、内敛的、深居简出的。现在不是了,未来更不是。

而是,开放的、喜欢探索的、随时准备更新脑子里的知识库的。

何向群,宁波向群心理创办者,全职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专家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