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年淮海破晓!国民党副司令深夜送防御图,撕开敌军生命线

83     2025-07-26 06:47:51

1945年12月,国军鲁南前线的作战参谋张国恩,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第33集团军司令部,并见到了33集团军的副司令张克侠。

张克侠轻声问了一句:“你是乜廷宾派来的吗?”

张国恩微笑着点了点头,并将一封信递给了张克侠,张克侠迫不及待地看完了信,突然,他猛地抬起头说:“是不是还有一封信?”

张国恩随即从怀中掏出了另一封信件,并交给了张克侠,在这封信的最后,张克侠清晰地看到了“陈毅”的署名。

张克侠随即示意手下离开屋内,而后与张国恩亲切地攀谈起来,张克侠说:“同志!欢迎你!,请你尽快将我的情况转告给陈毅同志……”

一位国民党的将领,为什么会与陈毅有联系呢?张克侠与陈毅商议的是什么事?这还要从张克侠参加革命开始说起……

一、投身革命、总理安排工作

1900年10月,张克侠在河北献县一个农民家庭出生,父母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从小便将他送入学堂,希望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前程。然而,随着张克侠不断长大,在看到祖国被列强凌辱时,一股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涌上他的心头,为此,张克侠决定投笔从戎。

日本提出亡我中华的“二十一条”时,四万万同胞愤怒不已,张克侠自然也不例外,16岁的他,毅然决定报考了陆军军官预备学校。

在北京读军校时,父母为张克侠包办了婚姻,对象是做护士工作的李德璞,两人虽是包办婚姻,但是,由于拥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志向,所以两人的感情非常好。

六年后,张克侠有成功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上学期间,张克侠学习十分刻苦,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报效祖国。

1923年,23岁的张克侠在保定军校毕业,他与董振堂、何基沣等人一同前往部队参军,并顺利地加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刚参军的张克侠便成为了25混成旅的见习教官。

第二年,张克侠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冯玉祥的原配妻子因病去世,冯玉祥续弦时看中了李德璞的二姐李德全。

就这样,张克侠阴差阳错地与冯玉祥成为了连襟,而张克侠之所以投身革命,李德全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不久之后,怀着革命的理想,张克侠南下来到广州,成为中山先生属下的一员,他在黄埔学校的分校担任教官。

北伐战争开始后,张克侠说服冯玉祥一同参与北伐,就在张克侠准备随姐夫一同北伐时,李德全给他写了一封长信,内容是劝说张克侠前往苏联读书,追求更高的革命理想。

张克侠听从了李德全的建议,北伐战争刚一结束,张克侠便动身前往苏联的莫斯科,并成为中山大学的学生。

在这里,张克侠收到了来自冯玉祥副官张振亚发来的加入共产党的申请,他欣然答允,可是,随着四一二政变的爆发,张克侠不仅没能加入共产党,还被勒令放弃莫斯科的求学生涯。

万般无奈之下,张克侠只得返回祖国,并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中继续发光发热,此时的他已经被红色思想所感染,加入共产党的心愿始终没有放弃。为此,张克侠多次向党组织申请,但是,均被各种各样的原因搁置,直到他再次遇见了张振亚。

1929年深秋的一天,张克侠收到了张振亚的一封密信,信中的内容是邀请他到上海,并告知他与张存实接头。

张克侠喜出望外,他立即出发来到了上海,顺利地见到了张存实,两天过后,张克侠又见到了张振亚。

张振亚给予张克侠很高的评价,而张存实也愿意做他的入党介绍人,张克侠从此成为我党的一员。

入党之初,党组织问张克侠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张克侠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想前往中央苏区!”

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张克侠的请求并没有得到允许,即便如此,身在西北军中的张克侠还是引起了党组织的注意。为了能让张克侠发挥最大的作用,周总理亲自出面安排了张克侠的工作,即:卧底敌营。张克侠由此成为了特别党员。

上任前,周总理再三嘱咐张克侠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只进行单线联系;除联系人之外,不能联系其他党员;在外你是张克侠,在党内部你是张光远!”。

张克侠随即向周总理作了保证,然而,令张克侠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份保证会持续20年……

二、佩剑将军、秘密会见总理

一切安排就绪后,张克侠回到了冯玉祥的身边,继续在西北军中任职,凭借与冯玉祥的关系,张克侠仕途十分顺利。

而张克侠也没有令党组织失望,在西北军任职期间,张克侠一边尽心尽力完成工作,一边发展地下党员,为我党的发展积蓄力量。

除此之外,张克侠还积极为我党搜集情报,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时期,亦或是蒋介石酝酿阴谋之际,张克侠的情报都会及时送交我党,这使得我党许多党员得以安全转移。

作为地下党员,张克侠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十分复杂,张克侠却有着许多派系的经历,这让国民党许多将领都能对张克侠产生一种认同感。这也是为什么周总理安排张克侠成为特别党员的原因,二十年的卧底生涯,张克侠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克侠爱国之情空前高涨,他迅速报考了南京陆军学校,并联同一众爱国将领,呼吁蒋介石抗击日本侵略者。

张克侠在北平的分校进修期间,蒋介石曾命令陆军学校学生成立“剿匪”的军官团,但是,张克侠却没有参加。一是张克侠对蒋介石的“剿匪”政策极为反感,二是他趁着暑假放假之际,参加了冯玉祥领导的抗日同盟军。

因为在作战期间表现出色,张克侠刚从学校毕业,冯玉祥便将他升任为西北军中的师级参谋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克侠正在29军军中任职,而29军正是卢沟桥的守军,张克侠也因此带领29军战士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不久后,张克侠又率领部队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并取得了不菲的战绩,再次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武汉会战爆发后,张克侠被升任为33集团军的参谋长,他又马不停地赶往武汉战场,此战中,张克侠的33集团军死死地阻击住日军,为后续的战役提供了战机。

在此后2年的时间里,张克侠率领33集团军一直在山东与河南地区活动,除了对日军后方进行打击外,张克侠还带着部队战士,向各地群众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1940年5月,与张克侠并肩作战的张自忠壮烈牺牲,张克侠怀着悲痛的心情接任了33集团军副司令的职位。

此后,由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大规模战事开始减少,张克侠便带领33集团军驻守在湖北地区。

爱国心切的张克侠没有选择安逸,他自掏腰包创办了“自忠学校”,目的是宣传抗日救国的进步思想,同时为国家培养优秀军事人才,张克侠还破例邀请共产党人任教。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采访过张克侠,对于这位身在国民党军营的高级将领,史沫特莱这样评价说:“他高雅、清秀的外表下,是横溢的才华和准确的判断,他从不幻想,令人感觉机智过人,他那坚毅的目光似乎能看穿未来!”

1945年,在抗日战争末期,张克侠又指挥33集团军参加了豫西鄂北战役,并取得出色的战果。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将33集团军改编入第三绥靖区,为了拉拢张克侠,蒋介石命令他继续出任33集团军的副司令,并送予他一把中正剑,以表彰张克侠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对此,张克侠却不为所动,他心中的信仰十分坚定,尤其是在蒋介石决定发动内战之后,张克侠誓要与想要独裁的蒋介石抗争到底。

为此,张克侠积极与乜庭宾取得联系,将蒋介石的阴谋和国民党的部署计划传递给我党,于是,开头的一幕便发生了。

1946年6月,张克侠已经在国民党内部卧底了17年,为了争取全国的和平,周总理来到南京,与国民党商议和平解决国共问题。

在南京五台山下一个幽静的巷子中,周总理端坐在别克轿车里,突然,一个黑影冲进了轿车内,此人正是张克侠。

见到周总理后,张克侠来不及与周总理闲谈,他直接向周总理询问了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你要等待时机,掌握好手中的部队,待到时机成熟,你可以策动国民党将领和士兵进行战场起义!”

周总理的一番话,张克侠自然是心领神会,没一会儿,张克侠就跳下了车,向远方走去,目的地是徐州的第三绥靖区……

三、淮海起义、回归党的怀抱

1947年,国共两党内战已经开始,张克侠被任命为守备徐州的指挥官,他也因此掌握了徐州的防御工事详细情况。

而张克侠接到任命后不久,便将徐州防御工事的详图送到了解放军手中,这成为解放军顺利解放徐州的先决条件。

华东野战军司令陈毅看到这份详图后,兴奋地说:“解放徐州的钥匙已经在我们手中了,此图胜过十万雄兵啊!”

第二年的秋天,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淮海战役爆发,党中央任命朱林前往第三绥靖区,目的是去何基沣和张克侠取得联系。

何基沣和张克侠曾一起就读于保定军校,后来又一同前往西北军中任职,此时的张克侠才恍然大悟,原来何基沣也是我党的党员。

在见到何基沣和张克侠后,朱林代表党中央传达了起义任务:“国民党起义部队让出第三绥靖区的防区,让解放军全歼黄百韬兵团!”

张克侠和何基沣又商议了具体计划,由于蒋介石的不信任,张克侠所在的59军和何基沣所在的77军都是由蒋介石的嫡系学生指挥。

59军和77军两支队伍的将领中,对于战场起义的态度又各不相同,最终,张克侠和何基沣决定:将可以由我方掌控的部队调往关键位置,态度不明确的部队则是想办法监视起来!

大战在即,59军军长刘振三直接远逃上海,剩下的将领中,除了冯治安之外,59军几乎所有将领都同意战场起义。

冯治安极其狡猾,他深知59军是张克侠的老部队,许多将领只听张克侠的命令,为了防止59军叛变,冯治安决定控制住张克侠,并将他禁闭在徐州城中。

得知张克侠被软禁的何基沣,随即向党组织建议强攻59军阵地,以此给冯治安施压,冯治安果然中计,便请回了副军长孟绍濂,但是,仍然不肯放张克侠。

令冯治安意想不到的是,孟绍濂早已决心带领59军起义,刚回到59军军部,孟绍濂就对59军将领们晓以利害。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之际,何基沣也赶到了59军军部,他也劝说59军将领战场起义,所有将领纷纷动容。

不久后,被困在徐州的张克侠带着副官逃了出来,冯治安连忙派尹心田追赶,尹心田与张克侠曾是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对于战场起义,他同样持支持态度,便故意放了张克侠。

1948年11月8日上午,张克侠顺利地返回了59军军部,他与何基沣两人正式宣布59军和77军战场起义。两军起义后,国民党军队从台儿庄到临城的防线,立时被放开,解放军犹入无人之境,成功切断了黄百韬兵团的退路。

此战结束之后,黄百韬兵团被全歼,黄百韬本人也在战场上阵亡,59军和77军的起义,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后来,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这次起义:“第三绥靖区的这两支国民党军队的起义,是我军在淮海战场上的第一胜利!”

59军和77军起义后,两军被编入解放军中,张克侠和何基沣则是继续担任军长的职务,不久后,两支部队在解放军中整训完毕,并跟随解放军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役。

1950年,周总理向毛主席请示说:“主席,现在全国已经基本解放了,是时候考虑让张克侠现身了吧!”

毛主席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缓缓说到:“好,那就让他回来吧!”

1955年9月,张克侠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这位卧底敌营二十年将军,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党内任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