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媛!你昨晚到底发现啥了?”班长语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9号废弃塔有信号传出来,我反复检查了三次,绝对没错!”
“你开啥玩笑?那塔都断电三年了,哪来的信号?”
“班长,我修了10年通信塔,这点眼力还是有的……”陈立媛咬紧牙关,语气坚定。
“行吧,那你给我解释解释,为啥安全组今天凌晨把整个基站区域都封了?为啥?”
空气瞬间像凝固了一样,沉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01
陈立媛从没想过,自己在部队的最后时光会撞上这么离奇的事。
离退伍还有25天,作为通信连的老兵,她已经在青松基地干了整整10年。
从刚入伍的新兵到技术骨干,她对基地里每一座通信塔都熟得跟自己家似的。
“立媛,明天你带新兵去把所有基站巡检一遍。”连长张海洋在办公室里低头翻着文件,懒得抬头。
“明白!”陈立媛站得笔直,响亮应道,这种例行巡检她闭着眼都能干完。
青松基地一共有10座通信塔,分布在方圆6公里的范围内。
1到5号塔负责日常通信,6到10号塔是备用和特殊用途,只有9号塔是个例外。
9号塔建于2017年,本来是用来测试新型通信设备的试验塔。
可到了2022年初,因为技术更新换代,9号塔正式停用,彻底断了电。
按照规定,废弃的通信设备必须完全断电,核心部件也得拆得干干净净。
陈立媛清楚记得,去年秋天她亲自参与了9号塔的停用工作。
主电源线被剪得一干二净,控制箱锁得死死的,所有通信模块都被拆走。
那座35米高的铁塔,就像个没了魂儿的空壳,孤零零地立在基地东北角。
第二天早上,陈立媛带着新兵小赵开始了一天的巡检。
“班长,巡检的时候得注意啥?”小赵是去年10月刚入伍的新兵,啥都好奇得不得了。
“简单,检查每座塔的运行状态,记录信号强度和频段使用情况,重点看有没有异常波动或者设备故障。”陈立媛边走边耐心解释,“咱们通信兵的职责就是保证信息传输顺畅,啥问题都不能有。”
上午的巡检顺顺利利,1到5号塔运行得稳稳当当,指标全在正常范围。
备用塔组也没啥问题,一切正常。
下午1点半,她们来到了9号塔。
“班长,这塔看着挺新的,咋就不用了?”小赵仰头看着高高的铁塔,好奇地问。
“技术更新了,现在的设备更先进。”陈立媛习惯性地掏出便携式信号检测仪,“虽然是废弃塔,但也得例行检查,确认没啥残留信号干扰其他设备。”
检测仪一开机,屏幕显示一切正常。
陈立媛把探头对准9号塔,按下扫描键。
屏幕上蹦出一条直线,啥信号也没有,这正是废弃塔该有的状态。
“瞧,没任何动静。”陈立媛给小赵演示,“废弃设备就是这样,安静得像死了一样。”
巡检完,两人回到连部交报告。
陈立媛在巡检记录上写下:所有设备运行正常,9号废弃塔无异常。
晚上9点半,陈立媛在宿舍收拾即将退伍的个人物品。
10年的军旅生涯就要画上句号,她心里五味杂陈。
这些年,她亲眼见证了部队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也攒下了不少实战经验。
“老陈,还舍不得走啊?”室友林芳笑着打趣。
“有点儿,毕竟干了10年了。”陈立媛笑了笑,“不过也该回家了,爸妈年纪不小了。”
半夜11点半,一阵刺耳的蜂鸣声把陈立媛从睡梦中吵醒。
声音是从床头柜上的信号监测设备传来的。
作为通信班长,她得24小时盯着基地的通信状况,平时这设备安静得跟哑巴似的,只有出问题才会叫。
02
陈立媛赶紧爬起来查看,屏幕显示在148.5MHz频段检测到异常信号。
这个频段很特殊,是军用加密通信的专用频段,平时几乎不用。
陈立媛皱着眉头,按下信号追踪键,想定位信号的来源。
屏幕上跳出一个坐标:东北方向,距离大概700米。
陈立媛愣住了,那个位置正是9号废弃塔!
她看了眼时间:凌晨12点03分。
再看看室友林芳,还在呼呼大睡。
陈立媛犹豫了一下,决定亲自去现场瞧瞧。
深夜的基地安静得吓人,只有岗哨和巡逻队在活动。
陈立媛拿着手电筒和便携式检测设备,悄悄走向东北角。
9号塔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单。
陈立媛打开检测设备,对准铁塔。
屏幕上立马跳出明显的信号波形,频率148.5MHz,信号强度中等,传输稳定。
陈立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座断电三年的废弃塔,咋可能有信号?
她关掉设备重测了一次,结果没变。
又换了备用检测仪,信号还是清清楚楚地在那儿。
陈立媛围着9号塔转了一圈,仔细检查。
塔身没任何异常,控制箱锁得死死的,主电源线的断口干干净净。
从外表看,这塔确实是彻底停用的状态。
可检测结果明明白白:这里确实有信号在传输。
凌晨1点50分,陈立媛记下检测数据:
频率:148.5MHz
信号强度:-68dBm
传输状态:连续
传输方式:数字加密
她试着用解码设备分析信号内容,可显示是高级加密,根本破不了。
她在现场又观察了半小时,信号一直没断,强度稳得像根钉子。
凌晨2点20分,陈立媛决定先回宿舍。
回去的路上,她脑子里全是疑问:断电的9号塔为啥有信号?信号从哪儿来的?又传到哪儿去?
回到宿舍,她把检测数据仔仔细细记在笔记本上,决定明天一早就把这异常情况上报。
第二天早上6点半,陈立媛准时到连部。
“报告!”她在门口站得笔直。
“进来吧。”连长张海洋正端着茶杯看报纸。
“连长,我得汇报个紧急情况。”陈立媛把昨晚的检测记录递过去。
张海洋接过笔记本,眉头越看越紧,“你确定这些数据没问题?”
“绝对没问题,我用了两台设备反复测了好几遍。”陈立媛语气斩钉截铁。
“9号塔不是早断电了吗?”张海洋放下茶杯,语气有点疑惑。
“是的,我去年亲手参与的停用工作,可现场检测确实有信号。”
张海洋沉吟了一会儿,“你先回去,我得向上级汇报。”
“明白!”
陈立媛离开连部,心里有点七上八下。
作为快退伍的老兵,她不想在最后关头惹麻烦,可职业素养告诉她,异常情况必须上报。
03
上午9点,技术组组长周建民找上她。
“立媛,听说你昨晚发现9号塔有异常信号?”周建民是基地的技术大拿,干了17年。
“是的,周组长,数据都在这儿。”陈立媛又拿出检测记录。
周建民仔细翻看记录,“148.5MHz?这频段可不一般啊。”
“我也觉得奇怪,这频段平时几乎不用。”
“你有没有想过,可能是设备出毛病了?检测仪有时候也会误报。”周建民把记录本还给她。
“我用了两台设备,数据一致,我干了10年通信兵,对设备门儿清。”
“那可能是其他信号源干扰,基地附近有民用通信设施,可能会产生谐波。”
陈立媛有点不解,“周组长,我现场确认过,信号就是从9号塔传来的。”
“立媛啊,”周建民拍拍她的肩膀,“你快退伍了,别在这时候给自己找麻烦,有些事没必要太较真。”
“可是……”
“没啥可是,你的报告我会转给相关部门。”周建民语气严肃起来,“作为技术组长,我明确告诉你,9号塔早就停用了,不可能有信号,你测到的肯定是误报。”
陈立媛有点无奈,作为下级,她没法再争辩,但心里的疑惑一点没少。
下午,她找到室友林芳。
“芳姐,你说一座断电的通信塔,能有信号传出来吗?”
林芳正整理内务,随口说:“不可能,断电就是断电,哪来的信号?”
“可如果检测设备显示有信号呢?”
“那就是设备坏了,或者你看花眼了。”林芳停下手里的活,“老陈,你最近是不是压力太大?快退伍了,别瞎琢磨。”
陈立媛没再往下说,她知道,没亲眼看到数据,谁也不会信一座废弃塔有信号。
可她相信自己的专业判断,10年的通信兵经验让她对设备和信号敏感得不得了,昨晚的数据绝对不是误报。
晚上7点半,陈立媛又来到9号塔附近。
这次她仔仔细细观察了周围,9号塔在基地东北角,离最近的建筑有400米,周围全是空地,没其他通信设施。
她掏出检测设备再扫一遍。
信号还在,频率148.5MHz,强度比昨晚略弱,但传输依然稳定。
她试着扩大扫描范围,查有没有其他信号源,结果显示方圆1.5公里只有这一个异常信号。
陈立媛记下新数据:
时间:晚上8点
频率:148.5MHz
信号强度:-75dBm
传输状态:连续
她决定再观察几天,攒够数据,如果信号还在,就再次上报。
第三天晚上,信号还在。
第四天凌晨,信号也没断。
第五天,陈立媛整理了一份详细的观测报告,包含连续4天的检测数据。
所有数据都指向一个结论:9号废弃塔确实有信号传输。
她把报告交给了班长。
“立媛,你咋还揪着这事不放?”班长看完报告,有点不耐烦,“技术组不是说了吗,那是误报。”
“班长,我干了10年通信兵,设备误报我还能分不清?”
“那你说这信号哪来的?9号塔都断电三年了!”
“我也不清楚,所以才要上报查清楚。”
班长合上报告,“行,我会再往上汇报,但提醒你一句,快退伍了,别给自己找麻烦。”
第六天,没任何回复。
第七天,还是没动静。
04
第八天早上,陈立媛找到连长张海洋。
“连长,9号塔异常信号的报告有结果了吗?”
张海洋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有点复杂,“立媛,你的报告已经转给相关部门了,技术组评估认为是设备故障。”
“连长,我可以用其他设备再验证一遍。”
“不用了。”张海洋语气很坚决,“这事到此为止,你快退伍了,专心做好交接。”
陈立媛心里既困惑又失望,一个明摆着的技术问题,咋就被这么简单否了?
但作为军人,她只能服从命令。
第九天晚上,陈立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连续一周的观测让她百分百确定,9号塔确实有异常信号传输。
可上级的态度让她摸不着头脑,到底是自己错了,还是有啥其他原因?
夜里10点半,她决定最后再去9号塔确认一次。
她带上最先进的那台信号分析仪,悄悄来到9号塔附近。
打开设备,熟悉的信号波形又出现了,频率148.5MHz,强度依然稳定。
陈立媛调整设备参数,想挖出更详细的信号特征。
几分钟后,屏幕显示出新信息:
信号类型:数字加密传输
调制方式:QPSK
传输速率:2.6Mbps
数据包结构:标准军用格式
看到这些参数,陈立媛倒吸一口凉气。
这些特征说明,这不是普通民用通信,而是标准的军用加密通信!
更让她震惊的是,传输速率高达2.6Mbps,说明有大量数据在传输。
她试着再分析信号内容,可加密等级太高,她的设备完全破解不了。
她只能确认,这确实是某种军用通信系统在运作。
凌晨12点10分,陈立媛把新发现的数据记下来,决定明天必须向更高级别的领导汇报。
回到宿舍,她脑子里乱成一团,一座断电的废弃塔,咋会有军用加密通信?这些信号谁发的?又传给谁?
第十天早上,她直接找到基地副司令员刘建华。
“报告首长!”陈立媛在办公室门口站得笔直。
“进来,立媛吧?听说你快退伍了。”刘建华是个和气的领导,笑眯眯的。
“是的,首长,我来汇报一个重要发现。”陈立媛把最新的检测报告递上去。
刘建华接过报告,认真看了一遍,脸色渐渐严肃起来。
“你确定这些数据没问题?”
“绝对没问题,我用了最先进的信号分析设备,测了一整周。”
“军用加密通信?传输速率2.6Mbps?”刘建华反复核对数据。
“是的,首长,信号特征显示这是军用通信系统。”
刘建华放下报告,沉思了好一会儿,“这事很重要,你先回去,别跟任何人提,我会马上组织调查。”
“明白!”
陈立媛离开办公室,总算松了口气,至少有人开始重视这事了。
05
下午1点半,她正在收拾东西,班长急匆匆跑过来。
“立媛,副司令员找你,赶紧去办公室!”
陈立媛快步赶到,发现办公室里多了几个陌生人,穿便装,表情严肃。
“立媛,这几位是安全部门的同志,想了解9号塔的情况。”刘建华介绍道。
“请坐。”一个中年男人示意她坐下,“我姓周,负责基地安全工作,听说你发现异常情况了?”
陈立媛把整个发现过程讲得清清楚楚,包括每次检测的时间、地点、设备型号和数据结果。
“你有没有跟别人提过这事?”周处长问。
“汇报过连长、班长和技术组长。”
“除了正式汇报,有没有私下聊过?”
“跟室友提过一句,但没说细节。”
周处长点点头,“从现在起,这事列为机密,你不能跟任何人讲,包括室友和家人,能做到吗?”
“能!保证做到!”
“很好,从明天起,你暂停一切外出活动,在基地待命。”
“明白!”
陈立媛感觉事情的严重性超乎想象,啥样的情况会让安全部门这么重视?
晚上,室友林芳看她心情不好。
“老陈,咋了?一脸不开心。”
“没啥,就是快退伍了,有点舍不得。”陈立媛随口敷衍。
“切,前几天还嚷着要回家,现在又舍不得了。”林芳笑她,“对了,你那个信号的事,咋样了?”
陈立媛心里一紧,“解决了,果然是设备故障。”
“看吧,我就说没啥怪事。”
陈立媛勉强笑笑,没再接话。
第十一天,她按要求在基地待命,不能离开。
她发现有便衣人员在暗中盯着自己,虽然他们藏得很好,但她眼尖,还是察觉了。
下午2点,班长找到她。
“上级通知,你的退伍时间可能得推迟,具体啥时候另说。”
“为啥?”陈立媛很意外。
“不清楚,反正上头有安排。”班长也一脸迷雾。
陈立媛意识到,自己可能卷进了一个复杂的事件。
第十二天上午,她被安排到会议室等着。
坐在会议室里,她心里七上八下,透过窗户,看到基地来了好多陌生面孔,都是便装。
整个基地的气氛变得紧张,岗哨多了,巡逻也更频繁,连食堂都有便衣人员盯着。
陈立媛开始怀疑,9号塔的问题比她想的要复杂得多。
06
第十三天凌晨4点半,急促的敲门声把陈立媛吵醒。
“快起来!紧急集合!”是班长的声音。
陈立媛赶紧穿好衣服,跑到集合点,发现不只是她们连,整个基地的人都在集合。
“全体注意!”副司令员刘建华站在队伍前,“基地要进行安全演练,所有人按指定路线撤到安全区!”
陈立媛觉得奇怪,安全演练一般会提前通知,哪有凌晨搞的?
队伍开始移动,她发现撤离路线特意绕开了东北角,也就是9号塔那片区域。
“班长,这次演练是干啥?”陈立媛小声问。
“不清楚,上级没细说。”班长也一脸困惑。
撤离队伍到了基地南侧的空地。
陈立媛回头一看,发现好多车辆开进基地,直奔东北角。
有军车、工程车,还有几辆像是运专业设备的车。
“所有人原地待命,不许擅自离开!”刘建华大声喊。
陈立媛站在队伍里,心跳越来越快,感觉这不是演练,是真有大事发生。
就在这时,班长小跑过来,低声说:“9号塔信号有异常,你过去看看……”
陈立媛点点头,悄悄离开队伍,朝9号塔跑去。
到了9号塔下,她心里百感交集。
突然,她瞥到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站住!”陈立媛大喊一声,冲了过去。
那人见被发现,深吸一口气,慢慢转过身。
陈立媛愣住了,紧接着倒吸一口凉气:“怎么……是你?”
站在她面前的,竟然是林芳!
林芳看着她,语气平静得吓人:“是我,既然你发现了,我也不瞒你了,9号塔的电是我接上的,现在我要去把它断掉!”
陈立媛咬紧牙关,“你为啥要这么干?”
林芳静静地看着她,“立媛,我劝你啥也别问,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这件事背后牵扯了好几个大人物,还跟一个重大军事机密有关!”
陈立媛倒吸一口凉气,心里像敲鼓一样乱跳。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立媛站在9号塔下,夜风吹得她脸颊发凉,心里的震惊却像一把火烧得她无法平静。
林芳的话像一记重锤砸在她脑子里,所谓“大人物”和“重大军事机密”让她意识到,这件事的背后远比她想象的复杂得多。
她盯着林芳那张熟悉却又陌生的脸,声音压得低低的:“芳姐,你到底在搞什么?为什么要瞒着我?”
林芳眼神复杂,叹了口气:“立媛,有些事你知道得越少越好,我也是奉命行事,劝你别再掺和了。”
陈立媛咬紧牙关,10年的通信兵生涯让她对真相有种近乎执拗的追求,她不可能就这么放手。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怒火和疑惑:“好,我不问了,但这件事我会上报,信号的事不能这么不明不白。”
林芳皱眉,似乎想再说些什么,但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两人同时转头,看到几个黑影从基地方向快速靠近,手电光在夜色中晃动。
林芳低声说:“快走,他们来了!”
陈立媛还没反应过来,林芳已经拉着她躲到9号塔旁的一片灌木丛后。
几个穿便装的人迅速围住了9号塔,手里拿着专业设备,似乎在检查塔身和周围环境。
陈立媛屏住呼吸,借着月光看清其中一人正是安全部门的周处长。
她心跳加速,低声问林芳:“这些人是谁?你不是说你是奉命行事吗?”
07
林芳的脸色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苍白:“我只能告诉你,这件事不简单,涉及的层面比你想的要高得多。”
陈立媛还想追问,但林芳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她别出声。
周处长和几个人在塔下忙碌了十几分钟,检查完控制箱后迅速撤离,像是没发现任何异常。
等他们的脚步声远去,陈立媛才从灌木丛里钻出来,脑子里乱成一团。
她盯着林芳,语气坚定:“芳姐,我不管你背后是谁,我一定要弄清楚9号塔到底怎么回事!”
林芳无奈地摇摇头:“你这倔脾气,迟早会吃亏的。”
陈立媛没再理她,转身快步回了宿舍,决定第二天无论如何都要找到证据。
第十四天早上,陈立媛早早来到连部,想再找副司令员刘建华汇报昨晚的情况。
但她刚到办公室门口,就被班长拦住了:“立媛,上级有命令,你今天继续待命,不许去别的地方。”
陈立媛心里一沉,感觉自己像是被软禁了,但她表面上还是点点头:“明白,班长。”
回到宿舍,她坐在床边,盯着昨晚记录的数据,脑子里反复回想林芳的话。
“大人物”和“军事机密”到底是什么?9号塔的信号为什么会让安全部门这么紧张?
她决定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找到9号塔信号的源头。
趁着中午吃饭的空档,陈立媛偷偷溜到装备库,拿了一台更高级的信号分析仪和一套维修工具。
她知道,9号塔的控制箱被锁死,但她有10年维修经验,打开那种老式锁对她来说不是难事。
下午3点,基地里的人大多在午休,陈立媛趁机溜到9号塔附近。
她小心翼翼地绕到塔底,确认四周没人后,掏出工具开始撬控制箱的锁。
锁很老旧,但明显被重新加固过,她费了好大劲才弄开。
打开控制箱的那一刻,陈立媛愣住了:里面竟然藏着一个小型电源装置,连接着一台她从没见过的信号发射器。
这装置小巧精致,明显不是部队常用的设备,上面还有一串陌生的序列号。
陈立媛赶紧用手机拍下照片,然后打开信号分析仪,试图捕捉更多数据。
屏幕显示,信号依然是148.5MHz,调制方式为QPSK,传输速率2.6Mbps,但这次她捕捉到了一个新的信息:信号的目标接收点位于基地外约200公里的一处未知坐标。
她心跳加速,这说明信号不是内部测试,而是真的在向外传输数据!
就在她准备进一步检查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低喝:“陈立媛!你在干什么?”
她猛地回头,看到周处长带着两个便衣站在不远处,眼神冷得像刀子。
陈立媛强装镇定:“报告,我在检查9号塔的设备,昨晚的信号还没查清楚。”
周处长冷笑一声:“你胆子不小,擅自打开控制箱,这可是违反纪律的!”
陈立媛咬牙:“周处长,我是通信兵,发现异常信号是我的职责,我必须查清楚!”
周处长眯起眼睛,挥手让两个便衣上前:“把她带回去,暂时限制行动。”
陈立媛被押回宿舍,手机和设备都被没收,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捅了个大娄子。
当天晚上,宿舍里只有陈立媛一个人,林芳不知去向。
她坐在床上,脑子里全是那个小型电源装置和信号发射器的画面。
200公里的接收点,军用加密信号,这些信息拼凑在一起,让她隐约感到,这可能不是简单的技术故障,而是某种精心策划的行动。
她想起林芳提到的“大人物”,难道基地里有人在利用9号塔做不可告人的事?
夜里10点,宿舍门突然被推开,林芳走了进来,脸色凝重。
“立媛,你今天干的事太冒险了,周处长已经向上面汇报了你的行为。”
陈立媛站起身,盯着林芳:“芳姐,你老实告诉我,9号塔的信号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要接通电源?”
08
林芳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我只能告诉你,这件事和一个跨国军事项目有关,9号塔的信号是测试的一部分,但具体内容我不能说。”
“测试?那为什么不公开?为什么要瞒着我?”陈立媛的声音里带着怒气。
“因为这项目的保密级别太高,连我都只知道一部分。”林芳顿了顿,“立媛,你相信我,这件事你越掺和越危险。”
陈立媛冷笑:“危险?我在部队干了10年,从没怕过危险,我只想知道真相!”
林芳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塞给她:“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后线索,别再查了,真的。”
陈立媛打开纸条,上面只有一串数字:39.8765, 116.4321。
她愣了一下,这明显是个经纬度坐标,但她没时间细想,因为林芳已经转身离开。
陈立媛把纸条藏好,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查出这个坐标的意义。
第十五天,陈立媛被正式限制在宿舍,不能外出。
她趁着送饭的士兵不注意,偷偷用宿舍的备用电脑连上了内部网络。
她输入纸条上的坐标,搜索结果显示这是一个位于200公里外的一处偏僻工业园区,表面上属于一家民营科技公司。
但她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这家公司曾与军方合作过多个通信项目,背后有复杂的高层背景。
陈立媛的心沉了下去,9号塔的信号竟然指向一个民用公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把坐标和信号数据整理成一份加密文件,通过内部网络匿名发送给副司令员刘建华。
她在邮件里写道:“首长,9号塔的信号指向外部坐标,可能涉及非法数据传输,请彻查!”
发送完邮件,她删除了所有操作记录,静静等待结果。
当天下午,基地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岗哨增加了一倍,连食堂的饭菜都比平时简单了许多。
陈立媛被叫到副司令员办公室,刘建华坐在桌子后,脸色阴沉得像暴风雨前的天空。
“立媛,你的邮件我收到了。”刘建华的声音低沉,“你知不知道,你的行为已经触碰了红线?”
陈立媛站得笔直:“报告首长,我是通信兵,发现异常是我的职责,我不能眼看着不明信号威胁基地安全!”
刘建华盯着她看了好久,叹了口气:“你是个好兵,但有些事,不是你能处理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你的邮件已经引发了高层注意,安全部门正在调查那个坐标,但你必须明白,这件事的后果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陈立媛心里一紧,但她还是问:“首长,9号塔的信号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建华沉默了一会儿:“我只能告诉你,这信号确实和一个高度机密的项目有关,但有人利用这个项目做了不该做的事。”
陈立媛愣住了,这话的意思是,基地内部有人在搞鬼?
第十六天,基地进入全面封锁状态,所有通信设备都被严格检查。
陈立媛被暂时解除限制,但仍需随时接受安全部门的问询。
她听说,安全部门连夜突袭了9号塔,拆除了那个隐藏的电源装置和信号发射器。
但更让她震惊的是,林芳被带走调查,据说她与那个民营科技公司有联系。
陈立媛心里五味杂陈,她没想到朝夕相处的室友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秘密。
她找到班长,想问问林芳的情况,但班长只是摇头:“别问了,这事已经不是咱们能管的了。”
09
当天晚上,陈立媛被再次叫到副司令员办公室。
刘建华拿出一份文件,推到她面前:“立媛,这是保密协议,你签了吧。”
陈立媛低头一看,协议要求她对9号塔事件终身保密,且退伍后不得从事任何通信相关工作。
她心头一震:“首长,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限制我的职业?”
刘建华语气平静但坚定:“这是上级的决定,你揭露了信号的事,帮了我们大忙,但也因此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东西。”
陈立媛握紧拳头,10年的军旅生涯,她从没想过会以这种方式结束。
她咬牙签下协议,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
离开办公室前,刘建华叫住她:“立媛,你是个好兵,记住,无论以后做什么,都别忘了自己的初心。”
陈立媛点点头,眼眶却有些湿润。
第十七天,调查结果逐渐浮出水面。
安全部门查明,9号塔的信号是由林芳在某高层的授意下接通的,目的是将基地的机密数据传输到那个民营科技公司。
这家公司表面上是民用企业,实际上却与境外势力有勾结,试图窃取军方通信技术。
林芳并非主谋,只是被高层利用的一颗棋子,她的任务是确保信号传输不被发现。
但陈立媛的敏锐观察打破了他们的计划,信号暴露后,高层涉案人员被迅速控制。
副司令员刘建华亲自向陈立媛通报了部分结果:“立媛,你的发现阻止了一场潜在的泄密危机,基地欠你一份功劳。”
陈立媛却没感到多少欣慰,她问:“林芳呢?她会怎么样?”
刘建华叹了口气:“她会被移交军事法庭,至于结果,我也不确定。”
陈立媛沉默了,林芳虽然背叛了她的信任,但10年的战友情让她心里不是滋味。
她低声说:“首长,我只想知道,我做错了吗?”
刘建华拍拍她的肩膀:“你没错,只是这世上有些真相,查出来未必是好事。”
陈立媛苦笑了一下,没再说话。
第十八天,陈立媛的退伍手续被提前办理。
她收拾好行李,站在基地门口,最后看了一眼那座孤零零的9号塔。
塔身在晨光中显得有些苍凉,就像她此刻的心情。
她揭露了真相,阻止了一场危机,但也因此失去了继续服役的机会,甚至未来的职业都被限制。
班长送她到门口,递给她一个小包裹:“这是林芳留下的,托我给你。”
陈立媛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封信和一个老式军徽。
信里只有一句话:“立媛,对不起,但我从没想害你,保重。”
陈立媛捏着军徽,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她转身离开基地,身后是10年的军旅生涯,和一个永远无法完全解开的谜团。
回到家乡,她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每次看到夜空中的信号塔,她都会想起9号塔,想起那段惊心动魄的日子。
她知道,自己是个好兵,但这个世界,终究不只有黑白分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