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孙颖莎,世界第一了,庆功宴吃火锅,吃完居然把底料打包回宿舍,第二天还要加练后吃?这操作,我是真没想到。
你说她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火锅底料,说实话,我平时也就是涮两片肉,剩下的我真没注意过。她居然能想着打包回去,还打算第二天再吃,这得是什么样的精打细算,或者说是,一种别样的“朴素”?
这事儿被放出来,底下评论区直接炸开了。有人说这体现了她“接地气”,是“真性情”,说她“不摆架子”。还有人说这是“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国运动员的优良传统”。我看着这些评论,就觉得挺好笑的。
你想啊,人家一个奥运冠军,一个世界第一,吃个火锅,剩下的底料,这玩意儿放家里,你真的还会再吃吗?我反正平时在家吃火锅,剩下的汤底,第二天基本就是倒掉的命。不是说不节约,而是那个味道,那个油腻,真的让人提不起兴趣。
但是孙颖莎这么做了,而且是当着大家的面,甚至是被拍下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可能真的不觉得这有什么。或者说,她就是这么习惯的。那种朴素的生活习惯,或者说是对食物的一种极致利用,让她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想想她训练的日子,一天到晚累得跟什么似的,能吃上顿热乎乎的火锅,已经很不容易了吧。这剩下的底料,对她来说,可能就是一种“资源”。第二天加练完,再来一顿,解解馋,也挺好。
也有人说这是“营销”。故意做出来的样子,为了塑造人设。我一开始也这么想过,毕竟现在很多事情,看起来都那么“完美”,那么“符合预期”。但仔细想想,孙颖莎的性格,她那个平时训练时的“狠劲儿”,好像也不是那种会做作的人。
她训练的时候,那股子拼劲儿,我看着都替她累。在场上,那种专注和投入,真的没话说。她身上那种“要赢”的意志,是刻在骨子里的。所以,她这种行为,会不会就是她那种“不浪费”的极致体现?
就像她打球一样,每一个球都想着怎么能赢,怎么能得分。吃饭也是,能吃就多吃点,能省就多省点。这种思维模式,可能贯穿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这事儿要是真想营销,也太“不走寻常路”了吧?别的明星,都是晒豪车,晒名牌,晒米其林。她倒好,晒火锅底料。这要是都能算营销,那营销界也太卷了。
我倒是觉得,这更像是一种,她对自己生活的一种真实记录。运动员嘛,训练是第一位的,生活肯定没法像普通人那么丰富多彩。能有一些简单的快乐,比如吃顿火锅,再把剩下的“精华”留着,第二天继续享受,这在她看来,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而且,这次比赛她拿了冠军,这顿火锅,可能也是一种庆祝。庆祝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种庆祝方式,我反倒觉得挺真实的。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就是最实在的食物,最实在的享受。
你看她平时接受采访,也不是那种很会说话的类型。有时候还有点腼腆。但一到赛场上,就变成另一个人了。这种反差,才更让人觉得,她是那种“说到做到”的人。
这次“火锅底料事件”,让我对她又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世界第一,也会这么“过日子”。这可能也是一种“凡尔赛”吧,一种朴素到极致的“凡尔赛”。
毕竟,大家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物质。但孙颖莎却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有时候,快乐可以很简单。一份美味的火锅,一点点对食物的珍惜,加上第二天加练后的“加餐”,这不就是一种,简单而又满足的生活吗?
我想,她这么做,也许并不是为了给谁看,也不是为了立什么人设。就是她自己的生活方式。只因为她是孙颖莎,因为她是世界第一,所以她的一切行为,都会被放大,被解读。
我们看比赛,看的是她的技术,她的拼搏。看她的生活,或许也能从中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种对生活最本真的态度。
你觉得,这种朴素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也挺有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