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中国将迎来一场盛大的纪念活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一场阅兵式蓄势待发,本是全球共同回顾历史、期盼和平的好机会,可谁曾想,这事儿竟在中日之间掀起了外交波澜,甚至把欧洲都牵扯进来,水深着呢。
日本可没闲着,正通过它在各国的大使馆,悄悄地劝说欧洲和亚洲的朋友们,去北京参加这活动,可得三思啊。它们给出的理由听着挺“委屈”的,说这活动“太爱提历史”,而且“反日情绪浓得很”。
还劝大家,做决定前,最好掂量掂量跟日本的双边关系。这话一出,中方听了肯定得炸锅,觉得荒谬至极。有人直言,日本这就是想躲开它那段不光彩的侵略历史,生怕各国领导人来了中国,会把那些惨无人道的暴行看得一清二楚。
小心思,大博弈
这边厢,欧洲国家也在琢磨,到底去不去北京的庆典。他们担心的倒不是纪念活动本身,而是里面可能掺杂的“俄罗斯元素”。比如,俄罗斯总统会不会来?俄罗斯军队会不会也来阅兵?
以前中国军队去过莫斯科红场阅兵,所以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眼下俄乌冲突还在持续,欧洲国家犹豫不决,这背后的考量可不简单。据说,欧洲驻北京的大使们正在考虑集体缺席,日本这么一搅和,欧洲大国派个低级别官员,甚至干脆不去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可不是所有国家都吃日本这一套。像印度,人家就自己做主。前阵子,印度总理刚来中国参加了上合组织峰会,但阅兵式他就不参加了。
同样参加上合峰会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倒是会按计划来北京。有意思的是,印度总理访华前还特意去了趟日本,外界都觉得这是在玩平衡术,日本对此估计还挺满意。这国际社会啊,历史和现实交织,复杂得很。
历史这本账,怎么算?
日本老是抱怨中国纪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还“反日色彩浓”,这分明就是想逃避它那段见不得光的侵略历史。日本长期以来,教科书里就爱动手脚,把侵略说成“解放”,美化得不像话。
有个日本政客,八月十五日讲话时,只提“铭记教训”,对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却闭口不谈,还给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祭拜那些侵略者。这跟2015年抗战七十周年阅兵时,日本拒绝中方邀请,还发表了被批“开倒车”的战后七十周年讲话,如出一辙。
那次讲话,日本拒绝为战争道歉,还计划解禁集体自卫权,历史态度真是“一脉相承”。中国办九三阅兵,主题直指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这无疑是戳到了日本的痛处,就是要撕下它“粉饰太平”的假面具。
谁在磨刀霍霍?
中国办纪念活动,不光是隆重纪念胜利,更是要用实力警告某些势力:军国主义的老路,走不通!这是一场关于历史真相的较量,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中国在这事儿上,立场坚定,一步都不会退让。
历史问题就像一根刺,一直扎在中日关系中间,让两国关系老是好不起来。中日关系这几年,现实矛盾也是越积越多,可不是一场阅兵式去不去就能解决的。
钓鱼岛问题悬而未决,日本跟着美国打压中国,核污水排海更是火上浇油。还有两国国民在对方国家遇袭的事儿也时有发生,这些都让两国关系复杂得要命。日本的焦虑,说到底,就是它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加上中国日益强大的现实,让它心里发慌。
日本不光拒绝正视历史,还在暗地里加速扩军备战。美国为了遏制中国,正一步步给日本“松绑”,卖给它大批先进武器,像“战斧”导弹、F-35战斗机,甚至默许它发展进攻性武器。
日本正把它的“出云”号和“加贺”号直升机驱逐舰,改成能搭载F-35B的轻型航母。有个日本政客前不久视察“加贺”号时,公开说它就是“事实上的航空母舰”。他还大言不惭地说,日本周边形势严峻,为了“和平与独立”必须大胆强化威慑,甚至觉得有必要拥有“主动出击”的能力。
日本已经和菲律宾签了军事协定,允许双方军队进入对方国土搞军事活动。同时,日本对台海局势也保持着高度关注。前阵子,日本广岛在八月初举办的原子弹轰炸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居然邀请了台当局官员参加,这分明就是想把自己和台海局势绑在一起。
中国办九三阅兵,格外有必要,这不光是隆重纪念抗战胜利,更是要用实力警示某些势力,军国主义老路行不通。
结语
日本想拉拢他国不参加阅兵,这想法恐怕是“想多了”,各国都有自己的判断。这场较量,拼的是历史真相,不是谁嗓门大。中日之间的历史和现实矛盾,需要双方都拿出战略思维和手段来解决,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对历史问题上的交流一点好处都没有。北京阅兵的国际反响,不光揭示了中日之间对历史认知的巨大鸿沟和现实利益冲突,也把地区地缘政治的复杂性,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