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会前夕传喜讯,11万俄军突破顿巴斯防线,几万乌军命悬一线

144     2025-08-18 09:29:1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8月13日,顿巴斯前线彻底变天。俄军主力悄然完成一次大突击,不是常规正面压制,也不是炮火覆盖推进,而是从乌克兰防线最薄弱的缝隙里挤进去,一路打穿,从红军城方向杀出一道口子,直插多布罗皮利亚,推进纵深超过20公里。

这不是一次小规模试探。这是一场正面突破,是俄乌战争开打两年半以来,乌军在顿巴斯丢得最干净、最彻底的一次。

11万兵力不是虚张声势。乌军总参谋部自己报的数字。红军城方向的乌军指挥官直接说:兵力不够,防线拉得太长,根本顶不住。空军支援不到,后勤线断了,连夜撤退都来不及。

而泽连斯基还在电视上说那只是“小股俄军”,“制造假象”。前线士兵听完直接在社交平台上开骂,说:“我们被包围了,怎么是假象?”

这场突袭的关键不是火力,而是战术切换。俄军不再按照传统打法推进,而是用了他们内部称作“千刀万剐”的方式:小股部队,多点渗透,摩托快打,特种兵夜袭。像钝刀子切肉,一刀不致命,但十刀之后防线就全开了。最早突破的不是红军城外围的防御堡垒,而是通讯节点和补给仓库。

多布罗皮利亚的战况最凶。乌军原本防守的是南北两翼,现在整个西侧都被俄军绕过。一旦这座城市失守,红军城就等于是被三面包围。再往后,就是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洛维扬斯克——顿巴斯最后的防线群。

这个时间点选得精准。再过一周,特朗普就要召开。地点还没公布,但议程已经基本明确:停火、领土、制裁、战争结束的框架安排。这场突破,直接把俄方的谈判筹码往桌子上一拍。

乌克兰的压力不只是军事层面。政军之间的裂痕已经藏不住了。亚速营前高层克罗杰维奇跳出来公开指责总司令西尔斯基,说他“战术混乱、误判局势”。更狠的是,前线几个旅的指挥官直接在内部通讯群里说:“我们已经不是在打仗,是在等死。”

泽连斯基政府的对外说法越来越像危机公关。他说“俄军制造假象”,说“乌军士气高涨”,可士兵拍的视频里,战壕里没枪没炮,连照明弹都断供了。西方媒体虽然语气克制,但CNN都用了“defensivecollapse”这个词,已经不再掩饰乌军的困境。

西方援助也在收缩。特朗普内阁对乌援已经转向“有限支持”模式,德国和波兰的援助更是被国内抗议声逼得一退再退。乌军现在靠的不是武器,而是剩下的意志力。可这个东西,消耗得是每天在前线挨炸的命。

有人说,这是顿巴斯战役的“转折点”。其实这话说晚了。从兵力部署、推进节奏、乌军反应速度看,这已经不是转折,是崩溃边缘。整个红军城方向的战区指挥链条已经不完整,中间好几级通讯被切断,空军协调不到,后勤线被抓拍出动线,导弹一波打个正着。

而这场攻势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逻辑——俄罗斯不再“消耗”,而是“收尾”。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俄军的作战方式已经从“拖住乌军”变成“主动出击”。他们现在要的,不是拖住乌克兰,而是让乌克兰彻底没有谈判空间。

从红军城、到多布罗皮利亚,再到东侧的科斯佳坦尼夫卡,俄军不是打点,而是拉线。他们试图切断整个北顿巴斯的作战系统,一刀斩断乌军最后的反攻希望。乌克兰的堡垒区正在变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这时候回看普特会的时间安排,就更耐人寻味了。俄罗斯选择在会谈前夕打出这么一张硬牌,不是偶然。在外交桌上,手里有没有牌,决定了能不能开口谈。现在,俄方带着“实际控制线”坐上谈判桌,而乌方连防线都快守不住。

接下来几天的战况,将决定顿巴斯的最终归属。如果多布罗皮利亚失守,红军城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克拉马托尔斯克防线也很难独自撑住。整条乌东战略纵深线将被俄军贯通。那时候,乌克兰的谈判地位会从“争取”变成“接受”。

更现实的问题是,乌军的兵力已经撑不住这么大的战线。从2025年春季以来,乌军的兵员流失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在前线连续作战的部队,已经到了“靠轮换养命”的程度。很多士兵根本不是退役,是直接“失踪”。而这场战役,俄军显然做好了准备,不是打击,而是围歼。

这场战役,更像是俄乌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信号。战争不是结束,而是要换一种方式继续。而乌克兰内部,已经开始出现“是否该谈”的声音——不仅仅是政治层面,连部分军方高层也在试探性表达:“如果继续撤退,恐怕要考虑战略停火。”

而西方的态度也变得含糊。特朗普团队对乌态度明显冷却,欧洲援助被经济难题和选举周期拖累。联合军援机制不再高效,战场上看不到援兵的影子,乌军越来越多地靠“自救”。可今天的红军城、明天的多布罗皮利亚,靠士气是守不住的。

站在中国立场看,和平才是最终方向。中国始终主张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冲突,反对任何形式的军事升级。稳定地区安全、推动建设性对话,是中国一直所坚持的方向。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俄乌冲突中最稀缺的部分。

战争拖得越久,局势越难收拾。而现在这个节点,俄军的突进与乌军的崩溃交织在一起,整个局势正在被重新定义。下一步怎么走,不只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问题,也将重新塑造整个欧洲的安全格局。

顿巴斯战役之后,还有谈的余地吗?还是,一切都已经被战场上的枪声决定了?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