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英国之前,我以为那边的快时尚应该跟国内差不多。H&M、Zara遍地开花,年轻人追着潮流买买买。
我错了。错得离谱。
真实的英国,是一个让人脑袋打结的矛盾体。一边是3英镑就能买件T恤的Primark挤满人,周末排队能排70米;一边是满大街的慈善商店里,年轻人扒拉着二手衣服,扒拉得像淘金一样认真。
说白了,英国人对"买衣服"这件事的态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他们既疯狂消费,又疯狂环保。既贪便宜,又讲情怀。这种分裂,比任何教科书都更有冲击力。
一件3镑的T恤,和那个被"淘"空的周末
刚到伦敦的第二个周末,我被室友Sophie拉去逛Primark。
"Trust me,周末去要早点,不然好东西都被抢光了。"她一脸严肃地说。
我当时还嗤之以鼻。不就是个快时尚店吗?有什么好抢的?
进去的那一刻,我傻了。
那不是逛街,那是打仗。整整四层楼的店面,每一层都挤满了人。结账队伍像蛇一样蜿蜒到店门口。最离谱的是价格。一件看起来挺时髦的T恤,标价3英镑。不是打折,就是原价。一条牛仔裤5英镑,一件外套6英镑。
Sophie抓起一堆衣服就往试衣间冲,动作娴熟得像职业选手。我懵懵地跟在后面,看到一个英国阿姨推着购物车,里面堆满了衣服,粗略估计得有二三十件。
"这些够你穿一年了吧?"我忍不住问。
她笑着摇头:"不是,这是给孙子孙女们买的。这里便宜啊,买多点也不心疼。"
我站在那一堆3镑的T恤前,脑子有点转不过来。这价格,比淘宝的地板价还低。我突然意识到,在英国,"快时尚"已经不是Zara那个级别了。Primark才是终极形态——快到一两周就能把T台款式复制上架,便宜到让人怀疑人生。
但更让我震惊的还在后面。
结账的时候,我随口问Sophie:"你不觉得这么便宜的衣服,质量会很差吗?"
她耸耸肩:"质量是一般,但谁在乎呢?穿一季就扔了,下次再买新的。"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被什么东西砸了一下。
慈善商店里的"宝藏猎人",和那个不一样的周六
如果说Primark让我见识了英国人对"便宜"的追求,那慈善商店(Charity Shop)则让我看到了完全相反的一面。
在英国,慈善商店遍布大街小巷,全国超过7000家。一开始我以为这是给穷人准备的,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那是个周六下午,我在诺丁山闲逛,无意中走进一家Oxfam慈善商店。店面不大,但布置得很精致。衣服按颜色和款式分类挂着,完全不是我想象中那种杂乱无章的旧货店。
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女士正在仔细翻看一件复古大衣,边看边跟店员聊天:"这件Burberry的,多少钱?"
"18镑。"店员笑着说。
"天哪,太划算了!"女士毫不犹豫地买下了。
我愣住了。这位看起来很有钱的女士,在一家二手店里买衣服,还一脸兴奋?
更让我震撼的是店里的年轻人。一个染着彩色头发的女孩,戴着AirPods,穿着明显很贵的运动鞋,正蹲在角落里翻一堆vintage牛仔裤。她挑中一条,站起来对着镜子比划,满意地点点头。
我凑过去看价格——7英镑。
"这么便宜,你也买?"我脱口而出。
她转头看着我,眼神里满是不解:"为什么不买?这是二手的,环保啊。而且vintage的东西更有意思,比快时尚那些千篇一律的强多了。"
说完,她又补了一句:"我上周刚在这里淘到一件80年代的Levi's夹克,只花了12镑。我朋友说网上要卖80镑呢。"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在英国买二手衣服,不是因为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后来我才知道,2024年,54%的英国人买过二手衣服,整个二手市场规模达到43亿英镑。这可不是小数目。
但最打动我的,不是这些数字。而是我在慈善商店看到的那种"认真"。
英国人逛慈善商店,不是随便看看。他们会花一个小时,把每个角落都翻一遍,生怕错过什么宝贝。他们会记住哪家店每周哪天上新货,定好闹钟去"抢"。他们把这叫做"treasure hunting"(寻宝)。
这种认真,让我想起小时候跟我妈去菜市场,她为了挑到最好的菜,能在摊位前站半小时。只不过,在英国,他们"寻宝"的是别人穿过的衣服。
Vinted上的"二手革命",和那个让我破防的对话
如果说慈善商店是英国二手文化的"线下版",那Vinted就是"线上狂欢"。
在英国,Vinted的用户接受度达到48%,仅次于eBay。我室友Sophie每天晚上都要刷一个小时Vinted,像刷抖音一样上瘾。
"你看这个!Zara的裙子,穿过一次,才卖8镑!"她兴奋地给我看手机。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去Primark买新的?也就10镑。"我不解。
她翻了个白眼:"你不懂。二手的更环保啊。而且,我卖出去的衣服也能赚回点钱。这叫'circular fashion'(循环时尚)。"
我后来才知道,英国77%的Z世代认为买二手衣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什么需要特别声明的"环保行为"。
但真正让我破防的,是有一次我跟Sophie的妈妈聊天。
那天她来伦敦看Sophie,顺便给我们带了些家里做的饼干。我们聊到衣服的话题,我随口说:"你们英国人真环保,买这么多二手衣服。"
她笑了:"环保?也许吧。但说实话,大部分人买二手,还是因为便宜。"
她顿了顿,接着说:"你知道吗?我年轻的时候,买二手衣服是因为穷。现在的年轻人买二手,是因为'潮'。时代不一样了。"
这句话,像一把锤子敲在我脑袋上。
是啊,英国的二手文化,到底是环保意识强,还是消费降级?还是两者都有?
快时尚与环保,那道无解的悖论
在英国待得越久,我越觉得脑袋疼。
周末,Sophie去Primark抢购,一口气买了20件衣服,花了不到100镑。然后转头,她在Instagram上发帖,配图是她在慈善商店淘到的vintage外套,caption写着:"Sustainable fashion is the only fashion。"(可持续时尚才是唯一的时尚)
我忍不住问她:"你不觉得矛盾吗?一边买快时尚,一边说环保?"
她愣了一下,然后很坦诚地说:"是挺矛盾的。但我也没办法啊。Primark便宜,我买得起。二手衣服有趣,我也喜欢。我知道这不完美,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吧?"
后来我查资料才发现,虽然73%的英国人回收垃圾,58%的人减少购买新衣服,但同时,48%买快时尚的人承认他们根本不在乎环保。
这就是英国的真实。
他们既想要便宜,又想要环保。既想要时髦,又想要良心。这种分裂,不是虚伪,而是挣扎。是在资本主义消费体系和环保理想之间的挣扎。
我在伦敦的一家咖啡馆里,看到一个女孩。她穿着Primark的3镑T恤,背着慈善商店淘来的vintage包,手里拿着可重复使用的咖啡杯。
她就是英国的缩影。矛盾,但真实。
写在最后:那些回不去的"简单"
回国的飞机上,我翻着手机里的照片。有Primark里人山人海的结账队伍,有慈善商店里那个兴奋地捧着vintage夹克的女孩,还有Sophie发给我的Vinted截图。
英国的二手文化,不是什么高尚的环保运动。它更像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里面有真心的环保主义者,有精打细算的普通人,也有追赶潮流的年轻人。
他们在Primark买便宜衣服的同时,也在慈善商店里寻宝。他们一边制造垃圾,一边试图减少垃圾。这种矛盾,不是谁对谁错,而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我们再也回不去那个"简单"的时代了。那个只需要"买新衣服"或者"不买衣服"的时代。
现在的我们,活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里。想要便宜,又想要环保。想要时髦,又想要良心。
英国人没有解决这个矛盾。但至少,他们在尝试。
而我们呢?
---
英国二手购物Tips:
- 最佳淘货时间: 周一、周二上午,这时候周末的捐赠刚整理好上架
- 推荐慈善商店: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Oxfam、Cancer Research UK,这些大型连锁的质量管控更好
- 富人区的秘密: Chelsea、Kensington、Notting Hill的慈善商店经常能淘到奢侈品牌
- Vinted使用建议: 选择评价多且好评率高的卖家,看清尺码描述,Royal Mail邮寄最便宜
- Primark避坑: 避开周末去,工作日上午人少;质量差但款式新,当季抛型
- 心态调整: 把逛慈善商店当寻宝游戏,不要抱着"必须买到"的心态,享受过程才是重点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