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东盟自贸协定正式实施,区域塑料与橡胶产业正迎来新一波格局重整。对企业来说,这不仅意味着市场版图的扩大与供应链的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带来竞争加剧与合规压力。在此趋势下,材料企业如何有效掌握政策利多、回应多元需求,并在激烈竞争中维持成长动能,已成为进军东盟市场的关键课题。
清远市一丞阻燃材料有限公司:本地化与差异化并行
积极拓展东盟市场的清远市一丞阻燃材料有限公司认为,RCEP 与东盟自贸协定的推进,不仅为企业带来市场扩张与供应链整合的契机,也促使业界重新审视材料性能、标准符合性及相关合规挑战。为进一步深耕东盟市场,该公司针对不同国家地区采取了以下策略:
1. 市场导向与差异化产品:通过深入市场调研,掌握各国产业需求、主流标准与竞争态势。
-在泰国汽车产业,重点提升材料耐热性与抗迁移性能;
-在马来西亚户外建材市场,则强化耐候性能。
-同时推出多等级产品线,兼顾高端与价格敏感型市场需求。
2. 前置认证与合规管理:将产品认证流程提前部署,于马来西亚选择 SIRIM 认可实验室进行检测;针对印尼仅接受本地检测的规定,预先配置相应资源。此外,建立合规资料库,动态追踪各国法规更新,并导入数位工具(如合规 API)以提升管理效率。
3. 本地合作与技术支持:透过与当地分销商及改性厂合作,推动「技术本地化」;同时提供从加工方案到合规文件的全程技术支持,强化客户黏着度。
4. 供应链弹性布局与动态管理:评估于东盟设立区域仓储与技术服务中心,以缩短交期并降低物流成本;同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定期评估政策与市场波动影响,并拟定相应应对预案。
在应用层面,公司特别看好新能源汽车与轻量化、电子电气与智能家居、医疗健康设备,以及环保包装等高成长领域在东盟地区的发展。其中,新能源汽车与轻量化市场的规模预计至2031年将达到10.37亿美元,展现强劲发展潜力;而在电子电气与智能家居方面,对PCB材料与阻燃塑料等产品的需求也持续攀升。这些趋势不仅反映东盟地区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动向,更突显企业需具备灵活布局能力,以因应日益多元的市场需求。
山东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PVC助剂的绿色转型
除阻燃材料外,PVC助剂的发展也反映出东盟市场的另一重要趋势——绿色转型与技术升级正逐渐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样正在开拓东盟市场的山东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指出,PVC助剂行业正处于关键变革阶段并面临挑战,而东盟对环保材料需求的持续提升,也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环保型添加剂需求增长:全球法规日趋严格,带动生物基PVC助剂市场快速扩张。 2023年,中国生物基PVC助剂市场规模已达120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1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2%。政策方面,《“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等文件明确支持生物基材料发展,为行业提供政策支持。在此趋势下,钙锌稳定剂正逐步取代传统铅盐及有机锡稳定剂,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2.应用领域持续拓展:目前PVC助剂需求主要集中于建筑(45%)、汽车(20%)及包装(15%)等领域,而医疗、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家居等新兴应用领域正逐步释放新的成长动能。
3.国际市场机遇:中国目前占全球约60%的PVC加工助剂市场。 2023年,中国生物基PVC助剂出口量已达10万吨,预计2025年将增至15万吨。随着东盟制造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公司正积极透过技术升级与绿色产品布局,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作为PVC助剂行业的先锋,山东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强调,未来将持续秉持自身优势,着重于新产品研发与国际市场拓展,以应对挑战、掌握机遇。
结论
综观阻燃材料与PVC助剂领域,两家企业的观点不谋而合,共同揭示了东盟市场对高性能、环保化与本地化产品的明确趋势。 RCEP框架为东盟带来了庞大机遇,也伴随着诸多挑战。企业必须及早完成认证与合规布局、精准切入差异化市场,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方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产业买家来说,东盟市场正汇聚成一个兼具规模效益与创新活力的重要平台,极具发展潜力。
延伸专题 · 东盟聚焦月
为更好地帮助东盟制造商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CPS+ 在线供需对接平台”在九月“东盟聚焦月”推出专属产品页面,集中展示主要出口亚洲市场的优质供应商。各行业制造商均可通过此页面快速发现可信赖的合作方,获取适合本地市场的材料与技术。
「CPS+ 在线供需对接平台」是由「CHINAPLAS 国际橡塑展」全力支持,专为塑料、橡胶及其应用行业打造的在线供需平台。平台结合线上便捷性与线下的深度交流,致力于为橡塑行业的供应商和买家提供全系列的橡塑科技及解决方案、专业精准的商贸对接服务及高效的O2O采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