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这中东小国真不简单,面积跟我国天津差不多,人口才 279 万,却靠天然气成了全球能源界的 “隐形大佬”,说它是最大的天然气 “宝藏国”,一点不掺水分。
很多人只知道卡塔尔有天然气,却不知道它的 “家底” 到底多厚。
截至 2024 年的数据,卡塔尔探明天然气储量有 24.7 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总量的 13.1%,排世界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伊朗。
但重点是,它有个压箱底的宝贝 : 北方气田,这气田跟伊朗的北方气田是连在一起的,总共探明原位天然气储量 51 万亿立方米,还有约 500 亿桶 的天然气凝析气,差不多相当于全球其他气田储量的总和,这地缘战略价值想想都可怕。
这北方气田在卡塔尔的面积就有 6000 平方公里,伊朗是 3700 平方公里,卡塔尔 99% 的天然气都来自这里。
更厉害的是,它的天然气开采条件还特别好,没有石油伴生,开采成本比很多国家低一大截。
2024 年卡塔尔 LNG 出口量大概 8000 万吨,虽说排全球第三、但它的气不光质量好,还能产出一堆高附加值副产品,比如每天能产 4000 吨乙烷、2.6 万桶凝析油、1.1 万吨液化石油气,还有 20 吨氦气 : 氦气这东西在医疗、航天领域都是刚需,比单纯卖 LNG 赚得多太多。
小小认为,光有储量不算真本事,能低成本开采还能靠副产品赚额外的钱,这才是卡塔尔 “宝藏国” 的底气。
说实话,很多资源国就是靠卖原材料过日子,气挖出来直接卖,价格一跌就慌神,但卡塔尔不一样,它早把天然气做成了 全产业链。
最典型的就是 拉斯拉凡天然气工业城,这地方从天然气开发、加工、液化到储存、出口,一套流程全搞定,不是简单当个 “天然气搬运工”,而是掌控了每个环节的利润。
而且卡塔尔特别懂跟 “趋势” 走,现在全球都在搞碳中和,它就砸钱搞低碳技术。
比如在北方气田扩建项目里搞 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计划到 2025 年把二氧化碳捕集能力从现在的 210 万吨 / 年 提到 500 万吨 / 年,2035 年要超过 1100 万吨 / 年,还打算把 LNG 设施的碳排放强度降低 35%。
这招太聪明了,乌克兰危机后欧洲缺气缺得厉害,但又怕买的气不低碳影响自己的碳中和目标,卡塔尔刚好就把 “低碳 LNG” 这张牌打出去了。
2022 年它跟德国签了 15 年的合同,每年给德国供 200 万吨 LNG,就是靠这低碳优势抢下的市场。
我想说,卡塔尔不是没远见,它知道光靠资源坐吃山空不行,得跟未来的环保趋势绑在一起,这才是长期赚钱的门道。
中东这地方外界复杂,稍不注意就被卷进大国博弈里,但卡塔尔却能在里面游刃有余,靠的就是 “不站队、只共赢” 的平衡术。
一方面,它允许美军在境内建 乌代德基地,这是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有了美国的安全保障,至少不用担心被周边国家随便欺负;
另一方面,它又跟我国走得近,2024 年 1-8 月我国从卡塔尔进口商品总值 134.12 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天然气,还签了 2026 到 2053 年的长期合同,每年给我国供 400 万吨 LNG,27 年的长期合同,既锁定了我国这个大市场,也让我国有了稳定的能源供应,双赢的事。
不光是中美,欧洲、印度这些国家它也都不得罪。
2017 年沙特、阿联酋等国跟卡塔尔断交,想孤立它,结果卡塔尔靠给欧洲、亚洲国家增加供气,还对 80 多个政治实体免签 吸引游客和资本,很快就化解了危机,2021 年沙特又跟它复交了。
小小猜测,卡塔尔的逻辑很简单:我有你需要的天然气,你有我需要的市场或安全保障,我们平等交换,不搞谁依附谁那一套。
不像有些国家,非要跟某个大国绑死,最后落得被当棋子的下场。
很多人觉得卡塔尔就是靠卖气富,其实不然,它早把卖气赚的钱变成了 “抗风险资本”。
卡塔尔有个 国家投资局,手里管理的资产规模大到吓人,在全球范围内到处投资,比如买伦敦的地产,入股德意志银行、瑞信银行、伦敦证券交易所,还搞体育投资,比如办世界杯、投资足球俱乐部。
2024 年卡塔尔人均收入 14.6 万美元,折合约百万人民币,靠的不只是卖气,还有这些投资的回报。
话说回来,资源价格波动是常事,要是只靠天然气出口,万一未来全球能源转型,天然气需求下降,卡塔尔就麻烦了。
但它现在把能源钱变成了投资钱,不管天然气价格涨还是跌,投资的企业、地产都能产生收益,相当于给国家经济加了个 “安全垫”。
对比那些资源一降价就财政危机的国家,卡塔尔这步棋走得太超前了。
说实话,能想到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的资源国不多,卡塔尔算一个,而且做得还特别好。
从个人角度看,卡塔尔的 “宝藏国” 之路,对我国保障能源安全挺有借鉴意义的。
我国石化、石油企业都参与了卡塔尔北方气田扩建项目,各占 1.25% 的股份,虽然比例不高,但能参与到上游开发,就能掌握气田的生产节奏、成本这些关键信息,不至于未来供应出问题时被动。
我国 LNG 需求大,但很多时候还是依赖进口液化好的 LNG,要是能在国内完善从接收、加工到分销的产业链,甚至在海外参与气田开发,就能减少对别人的依赖。
另外,卡塔尔的低碳技术也值得关注,我国在碳中和目标下,未来进口 LNG 也会更看重低碳属性,跟卡塔尔在 CCUS 这些领域合作,既能拿到低碳气,也能学习技术。
当然了,我国跟卡塔尔的合作是平等的,我国有庞大的市场,卡塔尔有稳定的天然气供应,这种 “互利共赢” 的模式,比跟那些动不动就用能源搞制裁的国家合作靠谱多了。
卡塔尔靠天然气从一个沙漠小国变成全球能源界的 “狠角色”,不是运气好,是每一步都算得很精 : 从挖好 “家底”,到做全产业链,再到玩好转的大国平衡术,最后还留好投资的 “后路”。
它这 “宝藏国” 的称号,是自己一步步挣来的。
你觉得卡塔尔未来还能靠什么保持优势?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本文数据和事件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因此信息仅供参考,请大家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