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伊古访华前发出警示:中俄边境存危机,北约暗中策划阿富汗行动

125     2025-09-10 18:48:04

8月29日,俄罗斯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在《俄罗斯报》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算是放出了一枚不小的地缘政治炸弹。他直言不讳地说,西方情报机构正暗中策划,要搞乱阿富汗的局势,还在俄罗斯、中国和伊朗周围制造持久的不稳定源头。

这篇文章出得挺巧的,正好赶在普京准备去中国的前一天。作为普京的得力助手和安全事务的主要负责人,绍伊古这次发表言论,明显是为中俄领导人会晤加个安全话题添点火药。

绍伊古在文章里透露了个重要信息:西方正打算让北约的军事设施重新进入阿富汗地区。虽然这些大国嘴上说得挺明,没有承认塔利班政权的意图,但他们的动作却表现得截然相反,路线也完全不一样。

伦敦、柏林以及华盛顿都表现出与阿富汗政府走得更近的趋势,哪些国家的特使最近频繁拜访喀布尔。背后隐藏的其实是西方想重新进入中亚地区的战略野心。

西方在阿富汗的阵地不稳了,现在正打算把军事设备和基础设施重新安排到这片区域。要是真的搞起来,这会彻底改变中亚的地缘关系格局,对中俄两国来说,算是直面挑战了。

绍伊古的讲话里提到个让人挺担心的数据:阿富汗目前大概有20个国际恐怖组织在活动,武装分子总数超过2.3万人。这些恐怖势力和那边的毒品生产息息相关,形成了一个资金链条。

最让人担心的是“伊斯兰国”阿富汗分支“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的活跃情况。这个组织主要在阿富汗的东部、北部、东北部设有训练基地和据点,已经变成中亚地区最危险的恐怖势力。

有迹可循的消息显示,武装分子正从世界各地向阿富汗迁移,这种有序的转移背后,很可能得到了西方情报机构的暗中支持和操控。

绍伊古指出了一件挺严重的事:一些西方国家的情报部门正暗中搞破坏,背后策划的事情啊,就是和塔利班敌对的一些极端组织合作,在俄罗斯、中国和伊朗周围制造长久的不稳定因素。

这个策略挺机灵的——西方一边和塔利班接触,一边还可能利用那些敌对的极端组织当作地缘政治的手段。双线操作让他们可以用多种方式,影响阿富汗以及周边地区的局势。

恐怖主义现在变成了一种工具,被大国拿来当作博弈的筹码。借助操控恐怖组织,某些势力就能在不用派兵的情况下,对对手施加压力或者制造干扰。

阿富汗的局势给周边国家带来了三方面的威胁,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安全上的危机:恐怖组织可能会渗入邻国,发动突发袭击。俄国已经深受其害,比如今年3月莫斯科音乐厅遭袭,就是“伊斯兰国”阿富汗分支IS-K搞的鬼。

毒品走私紧跟在威胁的第二位。阿富汗的毒品产量跟恐怖组织的活动联系紧密,这些毒品经过中亚地区一路输送到俄罗斯和欧洲,不光扰乱了社会安宁,还为恐怖分子提供了资金来源。

第三个威胁是西方军事力量重返中亚可能带来的地缘政治压力。北约的军事设施如果再次在阿富汗布置,会直接影响地区的力量格局,给中俄两国带来一定的战略压力。

针对共同的威胁,中俄两国已经加紧了安全方面的合作。今年五月,陈文清,中国国家安全部部长,跑到莫斯科,参加了两国执法安全机制的第十次会议。

陈文清表示,北京将和莫斯科在打击恐怖、分裂、极端和毒品的执法方面携手努力。这种合作不仅局限于两国之间,还具备一定的地区和全球影响力。

绍伊古表示:“俄方愿意和中方一道努力,增强执法安全合作的深度,真正维护两国的核心利益,为世界的稳定出一份力。”这一高层协调机制也成为双方应对阿富汗局势的重要平台。

8月26日,第三届国际反恐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参加的嘉宾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人出席。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新形势下全球反恐与安全治理:地区和国际责任”。

国际反恐合作难题之一,就是双重标准和选择性应对。有些国家为了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在反恐方面采取不同态度,甚至还会借助恐怖组织作为代理人。

西方国家在和塔利班打交道这事上,态度变化挺有代表性。一方面,他们公开宣称不承认塔利班政权,另一方面却不断派秘密使者跟阿富汗领导层接触。这种两头撑的做法,让人不禁怀疑他们在反恐上的诚信到底靠得住。

要想真正打击恐怖主义,得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办法,把问题的源头给端了。光靠军事行动那点儿招数,顶多是把恐怖分子压一压,不能从根子上杜绝邪恶势力的滋长。

中国在反恐和去极端化上总结了不少经验,尤其是新疆的反恐效果非常明显,采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方法,这些经验做法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借鉴。

中国推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为国际反恐合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这一倡议强调共同、全面、合作、可持续的安全理念,反对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来谋求自身的安全。

上合组织在地区反恐合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面对“邪恶势力”试图破坏成员国内部稳定的阴谋,组织内部有望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安全力量”,共同应对新的安全挑战。

北约关于重返阿富汗的军事基础设施计划还在讨论中,西方的特使不断赴喀布尔跑来跑去,没停过脚步。不过啊,现在的阿富汗已经和二十年前不一样了,周边国家也不再是作为地缘政治棋子的被动角色。

中俄两国借助安全合作机制和区域组织,搭建起了相当完整的安全防护网,上海合作组织的反恐职能也在不断完善。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为地区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阿富汗局势的变化,真的考验着大国们的智慧和胆识。到底是拼共同安全,还是偏向单边利益?推动对话合作,还是制造分裂敌对?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中亚地区究竟是走向平稳团结,还是继续陷入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