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的唐装白穿了?英伟达芯片后门引爆信任危机,48小时改口蒸发200亿!

58     2025-08-11 14:43:26

短短几天时间,英伟达的态度像坐过山车一样反复横跳。

7月31日,中国国家网信办一纸约谈,直指英伟达对华销售的H20芯片存在“漏洞后门安全风险”。

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提交证明材料,而英伟达当夜坚决回应:“芯片绝无后门! ”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仅隔4天,剧情急转直下。

8月3日,英伟达改口称“存在合规审计功能”,试图用术语淡化风险。

这48小时内的自我否定,让投资者彻底慌了神——公司市值瞬间蒸发200亿美元。

黄仁勋的唐装示好,终究没能捂住这场信任危机。

这场风波的起点,埋藏在美国议员的一纸提案里。

2025年5月,美国两党议员联手推进《芯片安全法案》,核心要求赤裸裸:所有对华出口的先进AI芯片,必须内置“追踪定位”和远程锁死功能。

技术细节令人心惊。

据安全专家披露,这类后门可通过芯片运行时的电磁辐射或功耗波动,反推出设备位置数据。

若被恶意利用,部署H20的数据中心如同“裸奔”,金融、能源等命脉领域可能被远程瘫痪。

更关键的是数据跨境风险。

H20芯片的默认数据回传路径需经过新加坡服务器,最终权限归属美国商务部。

这直接踩中中国《数据安全法》的红线——重要数据必须本地化存储。

讽刺的是,这款芯片本就是政治博弈的畸形产物。

2023年,英伟达为绕开美国出口限制,专为中国定制“阉割版”H20。

性能仅有旗舰芯片H100的15%,却因生态优势占据中国AI推理市场93%的份额。

它从诞生起就命运多舛。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突然以“国家安全”为由禁售H20,导致英伟达计提45亿美元库存损失。

黄仁勋紧急飞赴佛罗里达州,与特朗普在私人庄园密谈游说。

游说看似“成功”。

7月15日,黄仁勋高调宣布美国解禁H20,称“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中国客户火速下单180亿美元积压订单,英伟达股价应声小涨。

谁料解禁仅16天,国家网信办的约谈令直接砸来。

安全审查揭露了更深的矛盾:H20为满足美国《芯片安全法案》,可能已预留技术接口。

一旦美国行政命令要求激活监控功能,芯片硬件随时可响应。

英伟达的辩解苍白无力。

8月6日,其发长文强调“绝不构建后门系统”,却始终回避两个核心问题:数据回传路径是否预留美国政府接口? 芯片硬件是否具备远程响应能力?

这种模糊态度激怒了中国用户。

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发现,将H20用于政务云和金融风控时,核心数据面临失控风险。

《人民日报》发出尖锐质问:“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

商业信誉的崩塌带来连锁反应。

国内企业开始紧急调整供应链,阿里云公开表示国产芯片性能已接近H20。

华为昇腾910B集群算力达H20的80%,成本却低30%,正加速抢占市场。

政策天平也在倾斜。

中国新建智算中心要求国产芯片占比达86%,寒武纪等厂商订单激增4230%。

英伟达的中国市占率从66%骤降至54%,黄仁勋最担忧的“永久性市场流失”正在发生。

这场闹剧的代价远超商业范畴。

美国政府试图用“电子脚镣”锁住中国科技发展,却先重创了自家企业。

当算力成为数字时代的石油,安全与主权的底线,终究无法用妥协换取。